首页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产业市场 节能技术 能源信息 宏观环境 会议会展 活动图库 资料下载 焦点专题 智囊团 企业库
产业市场  中国节能产业网 >> 产业市场 >> 产业动向 >> 正文
我国建筑“转绿”正在进行时
来源:中国节能产业网 时间:2016-11-20 12:51:47 用手机浏览

搭积木一样拼起的精装别墅,开满绿色植物的海绵屋顶,工期节约三分之二的预制管廊,水淋到地面就快速渗透到地下的透水砖……在9日启动的中国(长沙)住宅产业化与绿色建筑产业博览会上,创新的绿色建筑技术与产品,展示出了我国建筑产业的新气象。

  没有尘土飞扬、刺耳噪声、泥水横流,盖房子所需的梁、柱、墙板、阳台、楼梯等建构件全部在工厂以工艺品的方式完成,再运到工地组合、安装,就像搭积木一样简单。40分钟生产一面墙,6天建好一层楼,8个工人搞定一栋楼……这就是装配式住宅产业化的神奇魅力。

  据介绍,与传统建筑方式相比,建筑产业化节水80%,节能70%,节时70%,节材20%,节地20%……在绿色建筑大潮下,建筑产业化成为我国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且在近年跑出“加速度”,新开工产业化建筑面积以每年千万平方米的速度递增。

  今年2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

  在此次长沙住博会上,我国业界还展示了最新的地下综合管廊预制装配技术。据业内人士介绍,综合管廊集合水、电、气、排污等于一体,工程车可以穿梭其中。采用传统方式修建1公里管廊,需经挖土、制模、浇混凝土等环节,至少需要两到三个月,而用装配预制方式不会超过1个月。

  除了装配式建筑,我国各地近年来还掀起了一轮建筑“转绿”大行动,纷纷出台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绿色建筑产品和技术不断涌现,绿色建筑理念进一步推广。以湖南为例,在“十二五”期间,湖南全省20%以上城镇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450万平方米。截至2015年底,长沙市新开工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比例已超过30%,部分地区达65%。

  作为“两型社会试验区”,长株潭地区的建筑节能技术、雨水回收利用技术、垂直绿化与屋顶绿化技术等创新技术得到不同程度的运用。比如,长沙滨江新城的区域冷暖供能系统,是利用江水和室内温度的差值进行热能转移,每输入1千瓦时电取水,产生的热能或冷能可以达到4千瓦时以上。

  业界表示,目前,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建筑节能水平、住宅产业化水平已达到相当高的程度,而我国的节能建筑还在起步阶段,光靠新的产品和技术还不行,还必须解决群众观念转变慢,专业人才匮乏,产业链整合难等问题。


分享到:
相关文章 iTAG:
光谷动力:用全产业链服务助推节能产业转型升级
为环保做典范 需做大做强节能环保产业
推行绿色金融要从认知开始
河北省重点支持七主题国际科技项目研发
山东将打造节能环保群体名片 预计2020年产值过万亿
承德争创京津冀节能环保产业基地
安徽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去年增长13.8%
节能环保助推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
频道推荐
服务中心
微信公众号

CESI
关于本站
版权声明
广告投放
网站帮助
联系我们
网站服务
会员服务
最新项目
资金服务
园区招商
展会合作
中国节能产业网是以互联网+节能为核心构建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一站式节能服务平台。
©2007-2016 CHINA-ESI.COM
鄂ICP备16002099号
节能QQ群:39847109
顶部客服微信二维码底部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