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市财政局为节约城市道路路灯的供电费用,采取技术升级与费用包干等相结合的管理措施,陆续对市区80多条道路安装了97台节电器,每月节约电费30万元以上,平均节电率超过30%,预计未来6年可节约电费2000万元,还可为路灯设施建设增添8000多万元的固定资产。此举既节约了能源消耗,又使该市政府在城市道路照明投资上实现了零投入。具体做法是:
1、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实行技术节电
市财政部门创新节电机制,采取政府“零投入”方式大力引进先进的路灯节电新技术,通过公开招标确定了一家节电器供货商,并与市路灯处签订了合作项目合同,由供货商无偿提供安装路灯节电器及相关设备,双方共同经营和管理,期限6年。供货商从节约电费中按一定比例回收投资成本和利润,节电越多利润越大,合同期满后将整套节电设备无偿转归该市经营管理部门。目前,该市市区80多条道路陆续安装了97台节电器,每月可节约电费30万元以上,平均节电率超过了30%。
2、电费包干实行基数节电
市财政、建委与市路灯处签订协议,科学确定电费包干基数,对路灯电费实行总额包干管理。包干期内电费支出控制在基数以内,若有电价调整和新增、改建路灯据实调整包干基数。改变电费结算方式,由市财政对市路灯处盖章认可的基数内电费缴款凭证进行审核,并按月将电费拨付至市区供电部门进行电费结算。同时,市建委、财政对包干电费执行情况进行考核,确保全年亮灯时间达到4043小时以上,每条道路亮灯率达到95%以上,每少一个百分点扣除单位经费l%;亮灯率每少于国家标准95%的一个百分点,按奖励额1%扣除。
3、强化手段实行管理节电
采用 “三遥”(遥控、遥测、遥信)控制方式,在中央控制室对整个城区道路路灯进行实时监控,提高路开关灯时间的准确性。在灯杆上加装控制器对夜晚行人较少的路段进行单灯源或半夜灯照明方式予以节电,安装下半夜能自动调节灯泡功率的镇流器,以降低灯泡消耗功率予以节电。根据季节和天气变化,在确保车辆和行人安全的情况下,及时调整亮熄灯时间,缩短过早亮灯和过晚熄灯的时间差。坚持早晚亮灯时间进行巡线查灯处理问题,严禁白天送电修灯,对老化电揽线路进行改造,减少电能损耗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