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值得关注的特点是,在株洲的城市管理中,很早就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来推进城市治理。“这样管理的效率高,灵活性强。这种理念在株洲的公共自行车系统上得到直接体现。”株洲市交通运输局运输综合科科长古科原说。他介绍,在初期大规模的系统建成后,株洲就将公共自行车委托给一家市场化的公司来运营,每年根据服务质量及合同履行度向运营公司支付1000万元左右的服务费用。
“空气不干净,就相当于在浑浊的水里游泳,有谁愿意在浑浊的水里游泳呢?”邓尚文说,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是株洲的城市战略,低碳交通就是株洲构建生态宜居城市战略的一部分。
“目前株洲综合运输的体系建设仍相对落后,水运基础薄弱,各种交通方式的衔接不畅。建设低碳交通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将低碳交通发展理念融入城市交通建设规划和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之中,优化交通运输网络。”邓尚文说。
贵阳:探索交通智能化
“贵阳是西部城市,却能把公交油改气做到产业化、体系化,真是不简单。”交通运输部规划院战略与政策研究所所长谭小平说。据贵阳交通系统人员介绍,贵阳在交通运输方面的经济总量比重很小。贵阳长途客运车辆总共只有3000辆左右,公交车2000多辆,整个城市基本没有内河航运。国内不少城市已经基本完成了工业化转型,但贵阳目前仍处于工业化加速阶段,必然给节能减排带来压力。贵阳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孙林说,低碳化是建立在经济社会高度发展基础上的一种主动选择。交通条件的原始化,只能说是虚伪的低碳化。只有发展现代化的交通模式才是真正的低碳。
据了解,贵阳结合当地的基础条件与优势,逐步确立了推进低碳交通的重点与框架:一是清洁化,二是智能化。清洁化,主要在于新燃料和新能源车的应用推广。目前,贵阳公交油改气已经成为国内燃气公交的品牌。“燃气公交发展最担心的是什么?一是气源,二是气站,三是运营安全,我们公交集团跳出单纯的运营业务,把产业链扩张到燃气公交的上下游,最终保证了燃气公交的稳定、可持续发展。”贵阳公交集团副总经理胡翔成说。
智能化主要是在交通管理和服务上的智能化。“交通智能化已经在国内发展很多年,我们直接借鉴,这样成本低、见效快。”孙林说,“目前贵阳的选择,就是计划学习南京客运南站的整体智能化解决方案。当然,我们希望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们准备在全市加油站、运输企业建立能源检测系统,在精确的能耗基础上做降碳决策,最终确立管理方向。”
上一页 [1]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