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固体废物处理能力增强
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危险废物和生活垃圾三部分。鸡西市投入大量资金,兴建了垃圾处理厂和医疗垃圾处置中心,加大垃圾综合处理能力,使鸡西市的固体废物处理能力增强,减少了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1.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情况。“十一五”期间,鸡西市大力提倡发展循环经济,实施资源综合利用系列工程,加大城市垃圾综合处理能力,对工业固体废物实行“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提高了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水平,减少排放对周边环境造成的污染影响。全市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857万吨,工业固体废物处置率达到95.60%,综合利用率为44.66%。
2.危险废物处理情况。危险废物主要源于医疗卫生行业,过去主要采取以焚烧、消毒后填埋为主的处置方式,“十一五”期间,鸡西市加大了医疗垃圾处置工作的力度,市医疗垃圾处置中心建成,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废物基本实现了集中处置,城区医疗废物处置率达到100%。
3.生活垃圾处理情况。生活垃圾主要由城镇居民日常生活及为生活提供服务过程中产生。鸡西市投入大量资金,市宝川垃圾处理厂整体工程全部完成,并已投入使用,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55万吨,全部日产日清,城市垃圾综合处理率为84.25%。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全市经济产业结构尚不优,粗放型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依然存在。长期以来,鸡西市经济发展是以煤炭为资源的产业结构占主导地位,资源消耗型产业为主,由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未得到根本性转变,经济增长以量的扩张为主,经济快速增长与资源、环境保护之间矛盾日益明显,随着经济增长,企业能耗、物耗量相对较大,污染物排放量也相应增加,全市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的任务艰巨。
2.矿山开发遗留的地质灾害问题严重,制约可持续发展。由于鸡西市矿产资源丰富,尤其以煤炭资源储量最为丰富,矿山开采历史悠久,普遍存在矿山采选设备简陋、技术落后、资源利用率低、由于大面积的开采、只注重开采不注重治理等问题,导致矿区环境承载能力下降,地下水位下降,地面下沉,鸡西采煤沉陷区问题严峻。矿山开采后堆存的废渣、煤矸石等固废,对局部区域的环境空气、水质、土壤、植被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与破坏。
3.补偿保障机制缺失,环境保护工作形势严峻。鸡西市发展基础薄弱,发展任务十分繁重,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仍是重要的经济增长方式。传统工业结构偏重,对能源、矿产、土地等资源的需求还在不断增加。不合理的矿产资源开发活动不仅会破坏地表植被、造成水土流失,同时由于开采工艺落后,局部环境还可能进一步恶化,引发一系列的生态问题。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