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大动脉的经济账
中国电力[1.98 -0.50%]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姚强曾经如此自问自答道:“输煤还是输电?自有燃煤发电以来,这一直是个问题。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答案,不同的利益群体有不同的说法。”
目前的主流意见是,1000公里以下输电更合适,1000公里以上输煤更有优势。姚强认为,这些都没有严格的量化模型,主要是从经济性、安全性、水资源、排放和运输通道等方面综合分析。
“‘远输煤、近输电’的思路早已经过时,那是上世纪60年代的论调。”白建华说,应该算经济账,“我们测算过,超过5000大卡的优质煤采用输煤方式,而5000大卡以下的劣质煤输电。‘三西’地区多为4700大卡的煤炭,其实不适合输煤,每年浪费的运力在2亿吨左右,相当于运输的四分之一都是石头。”
白建华讲了这样一个有趣而又引人深思的现象,他说前段时间大秦线检修,公路首当其冲,从大同到石家庄的那条高速公路立即陷入瘫痪。由于长期无法前行,当地村民纷纷挑着白开水和方便面翻跃高速公路的栏杆去卖给被迫停靠的司机们。
“如果50%的公路运量转化为输电,那么每年可以节约标煤600万吨,燃油300万吨。”白建华说,“比如蒙东地区主要是褐煤,褐煤只能发电,不适合输出,硬是要输出这种煤炭得不偿失。”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占地问题,一直备受争议。
两院院士潘家铮提到了一个观点,修建铁路后,沿路两侧相当范围就成为禁区,不可随意进入,更谈不上开发利用。输电线建成后,对沿线也要征地和管理,但真正占了的土地是塔基那一小块,平均数百米至一千米才一个,其余地方仍可利用。
对此,白建华也进行了测算,他说:“铁路每百公里占地600公顷,特高压线路每百公里占地是100公顷,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的规划,到2020年,可以为寸土寸金的中东部地区节约6000公顷土地。”
对于运输成本,白建华说,一直都存在一个测算误区,输煤只算了铁路部分的成本,而输电则算的是全周期,这是不可比的,因为铁路环节只输煤占全周期的50%—60%。
数据显示,未来十年,煤电装机将新增3.8亿千瓦,即现在的60%,因此,在以输煤为主的基础上配以输电可能是唯一的解决之道。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