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产业市场 节能技术 能源信息 宏观环境 会议会展 活动图库 资料下载 焦点专题 智囊团 企业库
能源信息  中国节能产业网 >> 能源信息 >> 生物质能 >> 正文
我国科学家在生物燃料转化方面取突破
来源:国际节能环保网 时间:2014-12-12 14:56:32 用手机浏览

    12月10日,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发布了一项在生物燃料领域的研究成果,该所研究人员通过克服原料难以降解的特征,从而提高生物燃料乙醇的产量,并节约生产成本。 

    随着石油枯竭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生物燃料乙醇的发展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的关注和重视。作为第一代燃料乙醇,玉米(美国)和甘蔗(巴西)等粮食作物为主要原料,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而在一些土地资源紧缺和粮食危机的一些发展中国家,以粮食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是不经济也不切实际的策略。因此以农业、林业和工业废弃物如秸杆等原料生产第二代生物燃料乙醇得到了广泛的研究。
 
    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人员表示,由于工业废弃物、秸杆等生物原料具有难以降解的化学结构特征,转化率偏低,使得整个生产过程变得非常困难和昂贵。
 
    研究人员将目光转向了甘薯等块茎类非粮原料。由于中国是世界上甘薯最大生产国,且甘薯具有高淀粉和可发酵性糖,使之理想的1.5代燃料乙醇的原料。但目前薯类原料粘度不能有效降解,制约了其转化燃料乙醇的应用。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人员通过一种高产降粘酶系的菌种及其应用,通过简单的操作工序,即可降低薯类原料粘度,此举将有效解决制约中国薯类原料发酵的成本问题,大幅度提升中国薯类原料发酵的可行性和经济性。目前,该项研究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


分享到:
相关文章 iTAG:
波音公司完成世界上首次使用“绿色柴油”的飞行
开发研究从酿造啤酒废料中提取生物燃料技术
汉莎航空采用farnesan生物燃料执飞的首个定期航班
我国秸秆纤维素制乙醇生产技术获得突破
中美航空生物燃料合作项目取得突破
全球生物质能源发展进入新一轮态势
美国计划在海军推动生物燃料大规模应用
使用“地沟油”燃料的飞机完成长途商业飞行
频道推荐
服务中心
微信公众号


CESI
关于本站
版权声明
网站合作
网站帮助
联系我们
网站服务
金融服务
项目对接
技术推广
最新活动
邮件订阅
中国节能产业网致力于打造节能领域最高效的技术、项目、资金一站式服务平台。
©2007-2015 China-esi.com
湘ICP备12011889号
节能QQ群:39847109
顶部客服微信二维码底部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