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产业市场 节能技术 能源信息 宏观环境 会议会展 活动图库 资料下载 焦点专题 智囊团 企业库
产业市场  中国节能产业网 >> 产业市场 >> 合同能源 >> 正文
多数企业不相信节能还有空间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08-1-7 9:03:45 用手机浏览

 

  “你们商场尝试过‘零投资’节能方案吗?”记者问邯郸市某商场的负责人。

  “听说过,也有两家节能公司找过我们,但没谈成。”

  “为什么?”

    “我们已经全部采用了节能灯,还能有多大的节能空间?”

  “你们一分钱不花,为什么不让他们试一试?”

  “‘零投资’是不用我们花钱,但让他们来安装调试设备,对我们经营有影响,太麻烦。”

  据了解,我省大部分从事节能产业的公司推出的是一种新的节能模式——合同能源管理,通俗地称为“零投资”营销模式。具体讲,就是节能公司无偿为用户提供节能设备、安装及测试,其投资通过与用户分成能源节省费用收回。

  但是时至今日,来自目标客户的反馈却让节能公司郁闷不已。“在很多企业管理者眼里,采用节能灯就是节能改造。专业的节能服务公司来了,也不可能有什么更高明的手段,所以连让对方试一试的机会都不给就拒绝了。有的企业甚至认为我们肯定是在偷供电公司的电。”一位节能公司的负责人苦恼地对记者说。

  采用节能灯后,果真就没有节能空间了吗?以做照明节能见长的河北某公司专业技术人员说,采用节能灯后,仍然可能有20%左右的节电空间。“可惜这样的道理不是所有的单位负责人都懂,意识障碍影响了照明节能的专业化改造。”

  “自认为已经采用了最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没有多大的节能空间了,这样的偏见制约着合同能源管理的发展。”

  2003年,合同能源服务公司对哈尔滨三水厂进行了“零投资”节能改造。双方合同约定,投资全部由合同能源服务公司承担,节电率要达到7%,改造后前3年节省的电费合同能源服务公司和三水厂八二分成,合同能源服务公司的收益最高不能超过94.5万元,封顶不保底,3年后设备和收益全部归三水厂。实际的运行结果是节电率7.31%,年节省电费50多万元,不到3年合同能源服务公司就拿到了94.5万元。

  还有多大的节能空间?很多用户自己并不清楚。专业节能服务公司上门进行测试分析后,能拿出一个效益分析报告,经过试运行后即可确认效益报告的准确性。“只要别怕麻烦,进行科学计算,节能的空间可能会大大出乎意料。”

  [编者感言]如果把能耗大户比成“病人”,那么节能公司就如同“医生”。不用“病人”投入一分钱,“医生”就能对症下药,开出疗效显著的“节能药方”,“病人”何乐而不为?可是眼下许多“病人”和春秋战国时期的蔡桓公一样,根本不相信自己有病,即便是有扁鹊那样的神医,也无可奈何了。


分享到:
相关文章 iTAG:
中国节能减排当务之急是要突破三大障碍
韩文科:节能减排必须知难而进
政策短腿拖住“零投资”节能后腿
诚信缺乏阻碍“零投资”模式推广
宁可购买设备也不愿合作零投资
零投资节能改造为何在中国难以推行?
频道推荐
服务中心
微信公众号

CESI
关于本站
版权声明
广告投放
网站帮助
联系我们
网站服务
会员服务
最新项目
资金服务
园区招商
展会合作
中国节能产业网是以互联网+节能为核心构建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一站式节能服务平台。
©2007-2016 CHINA-ESI.COM
鄂ICP备16002099号
节能QQ群:39847109
顶部客服微信二维码底部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