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讯以后的垃圾将被用来发电;北部的污水处理率将提高40个百分点。日前,青岛市市政公用局局长单强炜局长在接受采访时说,青岛将采取多项措施提高环境卫生、垃圾处理以及供暖、供电等方面的服务能力。
据了解,2002年,青岛市委投资建设了小涧溪垃圾处理厂,当时的设计规模是720万吨。到现在为止,小涧溪垃圾处理厂已经处理了450万吨,再有三年小涧溪垃圾处理厂将达到饱和,不能再处理了。对此,单强炜局长表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青岛市投资了1个多亿,正在建设生化垃圾处理厂,建成以后将日处理垃圾300多吨,处理以后的垃圾,将实行再利用,生产一种有机肥料和其他一些可利用的产品。
同时,单强炜说,他们正在组织做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前期工作,现在已经采取BOT的方式完成了招标,国家环保评估批准以后,将开工建设。这个项目开工建成以后,每天的日处理垃圾将达到1500吨,是目前青岛市日产垃圾的一半。他说,通过多元化的垃圾处理,将使垃圾处理达到三化: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
针对废水的问题,单强炜说,污水处理主要存在南北差距的问题。目前青岛市的污水处理率是73%,这在国内是先进水平,但是青岛市的污水处理南北差距较大,南部的污水处理率很高,达到了90%以上,北部的污水处理率比较低,最低的甚至才20%。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青岛市政府去年投资了2.46亿开工建设了娄山河污水处理厂,现在正在建设当中,6月份就能竣工验收。这个污水处理厂建成以后,日处理污水能达到10万吨。污水处理率将由原来的污水处理率20%达到60%左右。
对于供热,单强炜表示,全市将合理布局,划分为十二个区域,进行供热工程建设,今年要确保完成新增供热能力380万平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