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产业市场 节能技术 能源信息 宏观环境 会议会展 活动图库 资料下载 焦点专题 智囊团 企业库
产业市场  中国节能产业网 >> 产业市场 >> 市场分析 >> 正文
汽车消费税新政能否提升国人节能意识
来源:新华社 时间:2008-9-3 21:03:22 用手机浏览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近日决定提高大排量车税率、降低小排量车税率,此举对于遏制多年来国人购车观念盲目崇尚"豪华、大排量"无疑是一招颇为凌厉的杀手锏。然而,汽车消费"新政"能否改变中国国情,让国人的汽车消费真正戴上节能"紧箍咒"?

  新政策在车市引起反响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近日发出通知,9月1日起大排量乘用车消费税税率提高,小排量乘用车消费税税率降低。根据调整方案:排量在3.0升以上至4.0升(含4.0升)的乘用车,税率由15%上调至25%,排量在4.0升以上的乘用车,税率由20%上调至40%。与此同时,排量在1.0升(含1.0升)以下的乘用车,税率则由3%下调至1%。

  新消费税政策出台后即在车市引起反响,市场反应最敏感的当属大排量进口车。一时间,进口豪华车竞相涨价。

  更加令人关注的是,汽车消费税调整新政策出台,不仅直接导致豪华大排量车价格上涨,其销量也呈现不减反增的态势。上海市信息中心汽车产业研究室提供的数据显示,7月份上海上牌进口车共1661辆,同比增长47.12%。这一数据,在近期国内乘用车销量不断下滑的背景下更显突出。

  对此,上海市信息中心汽车产业研究室分析师朱君奕解释说:"在汽车消费税出台前,市场上就出现大排量汽车加紧销售的情况。进口车一半是大排量汽车,不排除进口车商突击囤货,坐等新消费税实施后涨价获利。"而小排量汽车消费税下调政策却似乎对市场影响有限,上海派安汽车销售公司的耿进表示,消费税调整对小排量汽车市场的整体影响不大,销售情况稳定。因为毕竟国内主流小排量汽车集中在1.2升至1.5升之间,并非此次调整范围。

  新策棒喝"油老虎"

  对于本次消费税调整新政,业内很多人士认为,从实际效果而言,"抑大"作用应该远远大于"扬小"。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市场上排量在1.0升以下的轿车主要有三款:奇瑞QQ、SPARK乐驰和长安奔奔,售价在2.5万元至4万元。消费税下调意味着消费者享受的优惠不超过800元,很难对这个市场有实质性拉动。而对于大排量车,其最高消费税率可达微车的40倍,力度不可谓不大,也显示了政策制定者倡导节能的导向。

  上海一家外资医药企业的销售经理陈家栋正准备换车,原已相中一款排量3.5升的国产中高级轿车,知道消费税要调整,他还是考虑重新挑选3.0以下的车型。"其实在城市里日常使用并没有很大区别,毕竟不值得多花几万块,何况油价上涨也是要考虑的。"

  专家指出,今年以来,国际油价飙涨,国内一些城市屡现"油荒",成品油价格也大幅上调,这些现在无不透露着一个信号:能源压力正在加大。这也迫使作为耗能大户的汽车业不得不走上节能减排这条路。事实上,国人买车青睐大排量而轻视小排量,从长远来说也将成为限制我国汽车产业规模增长、升级换代的"观念瓶颈"。因此,通过调整消费税,调控大排量汽车发展规模势在必行。

  数据表明,即使在全球都为石油涨价绷紧神经的今年,国内汽车销量增长最强劲的还是以油耗大著称的SUV,前七个月全国累计销量已超过24.6万辆,同比猛增40%,几乎是其他各类乘用车的4倍。而就进口车而言,小排量微型车正在不断萎缩,大排量豪华车却迅猛增长。仅在7月,上海上牌的进口豪华车、中高级车近5000辆,而进口微型车仅138辆,仍在不断减少。

  "调查表明,中国购车者非常重视汽车排量,而且以开大排量车为有面子。新消费税对大排量车有一定抑制作用,而且可以向购车者传达一种信息:在目前的能源、资源环境下,盲目追求大排量的豪华'油老虎',并不合时宜。"上海翔通汽车咨询有限公司运营总监叶盛表示,希望汽车消费税新政策能收到"抑大扬小"的效果。

  但也有专家担忧,即使出台如此政策,仍不能抑制国人争购"油老虎"的热情。"新税率一出,百万元豪华车可能就要多缴20万元的税,对高油耗大排量汽车调控力度不能说不大。"全国乘用车信息联席会秘书长饶达预测说,但短期之内,新税率还难以从根本上冲击国人的购车观念。他举例指出,今年上半年国内销售排量3升以上乘用车8万多辆,约占销售总量的2.5%,消费税调整后,这部分需求仍将维持在2%左右。加之消费税调整对小排量汽车的促进作用有限,所以"整体节能降耗效益可能仍不是非常理想"。

  "扬小抑大"仍需多管齐下

  在国际能源供应压力日益扩大、国家环保要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调整汽车消费税"扬小抑大"的主旨不言自明。近年来,国家对汽车业降低能耗、减少排放、鼓励小

[1] [2] 下一页


分享到:
相关文章 iTAG:
杨福家:节能减排的关键在节能意识
节能产品受青睐 “节能医生”走俏市场
频道推荐
服务中心
微信公众号

CESI
关于本站
版权声明
广告投放
网站帮助
联系我们
网站服务
会员服务
最新项目
资金服务
园区招商
展会合作
中国节能产业网是以互联网+节能为核心构建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一站式节能服务平台。
©2007-2016 CHINA-ESI.COM
鄂ICP备16002099号
节能QQ群:39847109
顶部客服微信二维码底部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