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旨在鼓励消费者购买小排量汽车的新汽车消费税政策开始实施,与此同时,变频空调国家能效标准也正式生效。两项国家新政策的实施,又一次呼唤着消费者的节能意识。住节能房、用节能车、买节能家电、拎环保购物袋、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节能环保概念开始渗透于每一个消费领域。
节能产品受青睐
走进南昌市民张小姐新装修的家,记者发现,这里处处体现着节能的理念。
白色的墙壁,没有木板墙裙,显得简约大方;客厅安装的吸顶节能灯,看起来小巧、美观,而且比传统的大吊灯能节省许多电;厨房和卫生间全部安装了节水型龙头和节水型用具,屋顶上还装有一台太阳能热水器;家里的电器,也大多贴有能效标识。“能简洁的地方尽量简洁,能使用节能产品的地方就尽量使用节能产品。”张小姐这样描绘她的新家。
大吊灯、木板墙裙、繁杂的设计,这种过去一度被视为时尚的豪华家装设计风格正被逐渐淘汰。南昌市一家装修公司的设计人员告诉记者:“随着市民消费观念的转变,节能消费方式渐成主流,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推崇简约、节能的新生活。”
伴随着节能消费观念深入人心,节能产品也卖得越来越火。记者在南昌市多家家电商场发现,不论是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大件家电,还是电热水器、液化气灶等小家电,消费者在选购时,节能指标都成了首选要素。某品牌空调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前几年,居民在购买家用电器时,首先考虑的是物美价廉,因此普通空调的销量大大好于变频节能空调。但如今市民在购买家电时,更加关注节能环保功能,今年以来变频节能空调销量猛增,成为越来越多市民的首选。一名选购了变频节能空调的消费者认为:虽然变频空调价格比普通空调价格要高一些,但随着能源价格不断上涨,从长远来看,选购节能产品还是划算。
“节能医生”俏市场
当节能消费渐成时尚,一种全新的职业——“节能医生”开始走俏市场。
所谓“节能医生”,就是专门替高能耗企业把脉诊断,对症下药,为耗能单位实现节能的从业者。武汉盛通源科技有限公司率先提出了“节能医生”、“节能诊断”服务、推出了整体节能解决方案,为企业单位进行节能诊断。在政府强有力推动下,企业的节能消费意识现已大大提高,每天都有多家单位预约看‘节能医生’。通过一系列节能诊断和工程实施,企业一般都能达到10-20%的节电率,为企业带来一笔不少的纯收入。
尝到了节能甜头的企事业单位,节能消费意识大大提升,省城内的“节能医生”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让节能环保成习惯
在全社会共同推动下,节能消费已逐渐成为越来越多百姓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习惯。在某单位上班的姚先生,只要出差就自己带毛巾和洗漱用品,在他看来,使用宾馆里的一次性卫生用具不仅造成极大的浪费,而且也不卫生。在南昌市象山北路附近的一些餐馆,记者还发现,昔日充斥在餐馆、酒家里的一次性筷子也大量减少。一家餐馆老板告诉记者,当消费者的节能意识普遍提高,大家都不使用“方便筷”时,也就不觉得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
然而,尽管节能消费在一些普通人的生活中已流行起来,但要让这种节能消费方式成为多数人的生活习惯,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记者通过随机采访部分消费者发现,大部分人都认同节能消费方式,但要让节能消费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就不那么容易了。
在南昌市政府部门工作的龚女士就遭遇到这种困惑。6月1日,国家刚倡导实行“限塑令”时,龚小姐非常赞成,每次去商场购物时,龚女总提醒自己要带一个环保购物袋,尽量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但过了一段时间后,龚女士发现,菜场、农贸市场依然免费提供一次性塑料袋,到超市购物花2角钱买个一次性塑料袋也很方便,久而久之,龚女士又抛弃了环保购物袋。“其实,我也知道使用环保节能购物袋的好处,但看到周边人大多数还在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图个方便,也就跟着使用了。”龚女士笑道。
节能环保,不仅仅是一种个人消费方式,更是一份社会责任。拧紧水龙头、人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