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产业市场 节能技术 能源信息 宏观环境 会议会展 活动图库 资料下载 焦点专题 智囊团 企业库
产业市场  中国节能产业网 >> 产业市场 >> 市场分析 >> 正文
光伏企业:1.09元低价不应成为标杆电价
来源:中国能源信息网 时间:2009-8-29 11:00:52 用手机浏览

  1.09元/度标杆价将不利于产业健康发展

  6月23日,50多家光伏企业竞标甘肃敦煌的10兆瓦光伏并网电站项目。这也是国内首个大型光伏电站项目。经过几个月的博弈,最终,由中广核与比利时enfinity公司及江苏百世德公司组成的中广核联合体在竞标中胜出,而每度电1.09元的价格,也成为中国光伏发电入网的标杆价格。

  目前,业内普遍认可的光伏发电成本为2元/度,1.09元的标杆价下,光伏企业能否赢得盈利空间,是否会导致光伏产业恶性竞争,成为问题的关键。周民向本报记者表示,新奥光伏与中电投合作,是敦煌项目13个竞标单位中的第七位。经过严格的测算,新奥报出的竞标价是1.486元/度,在项目5亿元的投资规模、18个月的建设期和25年的特许经营期等项目约束条件下,1.486元/度的价格能够做到不亏本,而“1.09元/度的价格,怎么算也算不出盈利”。

  在敦煌项目花落中广核联合体之前,还曾曝出了由国投电力和英利控股联合体投出的0.69元/度的超低价格。这比行内人士普遍的心理预期价格1.5元/度几乎低了一半。

  “敦煌10兆瓦光伏并网电站项目,是金融危机背景下太阳能光伏产业的第一个指标性项目,”万克家对本报记者表示,“1.09元/度的价格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价格,不应该以这样的价格作为标杆价。”

  万克家表示赞同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的意见。此前,价格司对光伏上网价格作了调研后认为,1.09元的价格对于单体项目来讲并无不妥,但是如果推广为光伏产业的普遍政策,则价格偏低,企业缺乏必要的利润空间,可能造成恶性竞争,不利于产业健康发展。

  晶硅过剩薄膜电池比重未来有望上升

  太阳能光伏产业面临的产业结构调整,对于传统的晶硅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商将有重大影响,也将深刻地影响现有的太阳能光伏产业格局。8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风电、多晶硅等新兴产业出现了重复建设倾向。

  同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朱宏任在2009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夏季报告发布会上表示,“从经济发展方向看,这些代表新经济、代表环保节能的产业,应该说具有更强的生命力,但是现在这些新兴产业一哄而上,缺乏有序发展,就有可能形成新一轮产能过剩。”他透露说,在这些新兴产业领域,中国并不掌握核心关键技术,而是在一般加工制造业领域发展较快,这可能带来其他问题,比如光伏电池生产过程中可能造成的严重污染。

  相对于晶硅光伏企业面临的过剩之忧,主攻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板的新奥光伏似乎相对乐观。新奥光伏能源有限公司生产中心总经理李洪文向本报记者表示,目前晶硅的光电转化率已经接近了理论值,未来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不大,而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板对硅原料使用量仅有传统晶硅太阳能电池板的1%,且具有采光面积大、光电转换率高、弱光发电性好和温度系数小的优点。

  “最近的三五年内,硅基薄膜电池板不会对晶硅电池板造成冲击,晶硅电池板的主导地位不会改变,但未来薄膜电池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在太阳能电池板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增加。”李洪文说。

上一页  [1] [2] 


分享到:
相关文章 iTAG:
“十二五”我国光伏产业将进入大规模应用阶段
光伏电价有望在未来5年与传统能源价格持平
科技部“十二五”重点支持新能源等四大产业
解决新能源发电接入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共识
发改委:预计多晶硅3年后将全部实现自给
刁石京:光伏产业存在多晶硅投资过热四大问题
中国光伏产业规模全球领先 市场亟待启动
智能电网将成为发展新能源的催化剂
频道推荐
服务中心
微信公众号

CESI
关于本站
版权声明
广告投放
网站帮助
联系我们
网站服务
会员服务
最新项目
资金服务
园区招商
展会合作
中国节能产业网是以互联网+节能为核心构建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一站式节能服务平台。
©2007-2016 CHINA-ESI.COM
鄂ICP备16002099号
节能QQ群:39847109
顶部客服微信二维码底部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