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产业市场 节能技术 能源信息 宏观环境 会议会展 活动图库 资料下载 焦点专题 智囊团 企业库
产业市场  中国节能产业网 >> 产业市场 >> 人物观点 >> 正文
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能耗问题及对策
来源:人民网 时间:2009-9-7 10:02:06 用手机浏览

  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愈来愈少。耕地、淡水、森林、石油和天然气等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1/4、1/5、1/10和1/22。铁、铜、铝等重要矿产的国内保障程度也很低。现在我国许多大宗消费的战略性资源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度很高。2003年我国消耗的铁矿石和氧化铝约50%、铜约60%、原油约34%都要依靠进口。

  我们虽然实现了快速增长,但资源浪费大、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日益凸显。以能源为例,我国能源效率为33%,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0个百分点,利用效率低、浪费大、污染重。按单位产品能耗和终端用能设备能耗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较,目前我国节能潜力约为3亿吨标准煤。国家发改委最近发布了《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要求到2010年每万元GDP能耗由2002年的2.68吨标准煤下降到2.25吨标准煤,年均节能率为2.2%,形成的节能能力为4亿吨标准煤。2020年每万元GDP能耗下降到1.54吨标准煤,年均节能率为3%,形成的节能能力为14亿吨标准煤。

  节能降耗应着重采取的可行对策

  一是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现代经济中,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物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而人类智慧和能力的发展则决定着对物质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落实科学发展观,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进步为目标,以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为条件。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知识和资本的关系,正确处理人文精神与制度建设的关系。

  二是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科技进步能够改变生产要素的组合方式,不断突破“增长极限”,使节能降耗落到实处,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加大技术改造的投入,淘汰和关闭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设备;同时,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用高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落后工艺,开展清洁生产,实现节能、降耗、增效。从我国目前节能的现实状况看,通过调整行业和产品结构实现的节能约占工业部门节能潜力的70%至80%,依靠技术进步降低单位产品能耗实现的节能占20%至30%。当前要抓紧组织关键技术开发和节能降耗产业化示范。抓好重大节能、节水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改造,重点是燃煤工业锅炉、热电联产、余热余能利用、节约和替代石油、能量系统优化、建筑节能、绿色照明、农业节水灌溉、废水资源化、海水利用、“三废”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重大技术改造和创新。

  三是推进体制创新。推进节能降耗的关键在于深化体制改革。建立有效的、以追求效益为中心的引导和约束机制。要创新体制机制,创造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环境。要加快研究建立以资源生产率、资源消耗降低率、资源回收率、资源循环利用率等为基本框架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关统计制度,并把主要指标逐步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确立科学与人文的政绩观、职能观,完善绩效导向和绩效机制,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制度,改变过去重经济指标、忽视环境效益的评价制度和方法。

  四是积极推进信息化。信息技术是实现资源最佳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益及节能降耗的重要手段。信息化赋予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新的内涵,改变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发展模式。落实科学发展观,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将工业化所追求的经济效益与信息化所追求的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统一起来,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五是大力发展知识经济。如果说传统经济主要源于物质资源,那么知识经济的财富主要源于人力资源。知识经济使经济发展逐步从主要依靠自然资源投入转向主要依靠知识要素的生产、分配和应用,技术和知识成了最重要的资源,并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在知识经济时代,有形的物质资本大大让位于无形的智力资本,知识和创新成了企业发展的真正动力。这为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基础。如此,一个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资源节约型社会,必将应运而生。(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  陈庆修)

上一页  [1] [2] 


分享到:
相关文章 iTAG:
华理绿色化工“智”造者 为节能降耗倾心十年
合肥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政策发布 节能降耗成关注焦点
徐绍史:努力找到节能降耗和发展经济的平衡点
潘家华:节能减碳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温家宝:淘汰高耗能企业才是节能降耗的根本
华建敏:尽快出台我国淘汰白炽灯的时间表
新能源将成21世纪全球经济发展制高点
谢极:节能服务产业将成为经济发展新增长点
频道推荐
服务中心
微信公众号

CESI
关于本站
版权声明
广告投放
网站帮助
联系我们
网站服务
会员服务
最新项目
资金服务
园区招商
展会合作
中国节能产业网是以互联网+节能为核心构建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一站式节能服务平台。
©2007-2016 CHINA-ESI.COM
鄂ICP备16002099号
节能QQ群:39847109
顶部客服微信二维码底部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