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目前国际市场上提供节能服务普遍采用的合同能源管理机制,这是一个好机制,但是在东莞,几乎没有什么项目是采用这个模式的,特别在锅炉节能领域应用的条件更为复杂。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流程通常包括能源审计——节能改造方案设计——施工设计——项目融资——材料和设备采购——项目施工——设备运行、保养和维护——节能效果监测和节能效益分享等等。
能源监测审计的不到位,直接影响到节能效果和监测是否公允。而在节能效益分享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企业的架构和财务处理方式不一样,商讨节能改造投资回报的方式存在各种分歧,支付节能项目费用很麻烦。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应用,需要建立在双方真诚合作并且完全信任的基础上。
“节能减排”的政绩机会
尽管节能产业当前还存在种种困难,但是通过观摩东莞这样一个典型的工业城市的节能产业发展状况,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一个事实:提供节能服务的企业大都叫苦不迭,但是没有人愿意自动退出市场,并且市场新入者源源不断。
这是为什么?一语以蔽之,在中央政府节能减排战略明确的情况下,在战术上的推进仍然举步维艰,但也只剩下战术问题而已。
从现实的情况来看,今年一些省市能够达到甚至超额完成水、电、煤、石油等能源的消耗下降,部分原因是经济下滑导致许多企业关停的“外生因素”,要使GDP能耗下降真正实现内生良性发展,必须依靠节能产业和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国务院办公厅最新发布的《2009年节能减排工作安排》(下称《安排》)称,在“十一五”前三年,全国单位GDP能耗逐年逐季降低,2006年下降1.79%,2007年下降4.04%,2008年下降4.59%,三年累计下降10.1%,节能约2.9亿吨标准煤。
《安排》明确提出,今年将着力抓好重点领域节能减排,采取的举措包括继续大力推进千家企业节能行动、组织开展5万个锅炉房节能管理达标活动、2009年底施工阶段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比例提高到90%以上、全面开展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2009年改造6000万平方米等等。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