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石油理事会中国国家委员会主任、原石油工业部部长王涛在“2008中国国际能源论坛”的开幕式上曾经指出,从能源消费增长来看,发展中国家的能源消费增长高于发达国家。但发展中国家能源利用效率却不高,这些国家每增长1000美元GDP须消耗的能源为4.4桶油当量,相当于美国和OECD国家能源消耗的3倍。
这说明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当前的经济增长仍然要靠比发达国家消耗更多的资源、能源来支持,而致力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节能产业的发展,将对这些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新能源是未来,节能是现在”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中国过去高度依赖高耗能、高排放的产业发展模式。因此限制“两高”行业的发展与发展循环经济成为中国落实节能减排任务的两大重要举措——节能当仁不让地成为这两大举措的重要落脚点。
CBN记者在东莞采访一位环保节能企业的老板时请他对比一下新能源与节能两个产业哪个将有更好的发展,他突然情绪激动地提高了音调:“如果说新能源代表未来,那么节能就是从现在到将来都要坚持的事情!”
“新能源是未来,节能是现在。”他再次重复这个观点,理由是他认为新能源不可能短期内改变中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格局,节能的空间则无处不在,并且效果显著。
作为60%依赖燃煤发电的能源消费大国,中国仅仅在提升火力发电效率方面,就有很多文章可做,将煤炭燃烧过程中同时产生的热量进行捕捉储存和再次利用,就能产生巨大的可利用能源。这些技术同样在发达国家已经有多年的研究和市场应用。因为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到2020年,世界上三分之二的电力将依然来自火力发电厂。煤炭清洁技术已经成为目前各大经济体对中国出口量最大的高技术产品之一。
其次,在中国市场上,长距离输电折损减少也是可以利用的一大节能空间,中国工业中心对电力的需求快速增长,意味着仍然需要跨越上千公里甚至更长距离输送大量电力。高压直流输电是在技术和效率上有利的解决办法。中国是输配电领域增长最快的市场,并且在未来20~30年内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单一市场。
国家电网北京电力建设研究院的总工程师杨建平曾表示:“发展特高压电网,是促进中国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高压直流输电在技术和效率上是有利的解决办法。”相对于常规交流输电系统而言,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可以大幅降低能耗、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而在建筑节能一块,中国有庞大的城市体需求。原建设部副部长的仇保兴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表示,我国430亿平方米的既有建筑基本上都是不节能的。仇保兴说,中国有一半的存量建筑将在未来15年内建成,如能完成既定目标,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在建筑节能方面就可以节约1.1亿吨标准煤,在2020年前,可以节约3.5亿吨标准煤。要完成这样的目标,光是既有建筑的改造至少要投入1.5万亿元,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但是,产业预见总是走在实现之前,这些商机领域无疑需要长期挖掘。在CBN记者采访中发现,建筑节能在一些城市的发展呈现出“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可以说是整个节能产业在中国发展的一个缩影,而这或许也是新生产业都必将走过的道路。 上一页 [1]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