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产业市场 节能技术 能源信息 宏观环境 会议会展 活动图库 资料下载 焦点专题 智囊团 企业库
产业市场  中国节能产业网 >> 产业市场 >> 人物观点 >> 正文
梅斯勒:应对经济危机与气候变化不可偏废
来源:中国发展观察杂志 时间:2009-11-26 13:45:46 用手机浏览

  目前,我们面临两个系统性的危机,一是金融危机引发全球经济的衰退;一是全球气候变化导致地球系统发生变化、人类发展、国际安全与发展受到严重威胁,并且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与破坏

  目前,我们面临两个系统性的危机,第一个系统性的危机是由金融失衡和金融冒险引发的,从而导致了全球经济的衰退。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变革,建立一个有效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所有经济复苏方案均应建立在这一诉求之上。这就是斯蒂格利茨教授在全球所倡导的,同时也是4月份将在伦敦召开的金融峰会所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我们必须谈一谈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因为这是第二个系统性的危机。如果在这方面一如既往地放任自流,我们将在本世纪看到全球气温上升4-6摄氏度,这将导致地球系统发生变化、人类发展受到巨大威胁、国际安全与发展受到严重威胁,并且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与破坏。这就是全球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所提供的报告里面所阐述的一个危机。现在我们处于金融危机的中心,我们感到并且能够亲眼看到全球经济衰退的各种景象,经济增长率在下降,失业率在增加,公司在大量倒闭。但是,第二个系统性危机的后果我们还没有看到、没有感到,我们还没有遭受到气候变化危机所带来的影响,但是我们却又清楚地知道什么样的影响将在未来的几十年里出现。

  据我观察,气候变化问题现在几乎已经在很多经济类报纸上消失了。我们听到很多决策者辩称,现在我们要先集中处理眼前的危机,然后再去考虑气候变化问题。这是错误的,因为我们知道气候变化委员会的报告以及许多其他学术研究都阐述了这样一个观点,即:我们现在必须要处理全球气候变暖问题,这样才不至于使这个问题在21世纪成为人类巨大的挑战。时间紧迫,而避免气候变化的机会又很少。我们必须在处理经济危机的同时处理气候变化的问题,这样才能够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内,确保全球经济趋于稳定,我们才能够在2010年和2011年继续看到经济增长,而不至于在2011年之后使得全球气候受到非常严重的影响。所以,我建议一方面我们要实施经济恢复计划,另一方面也要关注气候变化处理的措施。让我们为发展全球低碳经济架起桥梁,这样才能够有效应对全球经济的衰退。

  我现在认为,与其全世界范围内实施大规模投入的经济刺激计划,以便保存老传统工业结构,不如进行全球合作,推出刺激经济一揽子计划,通过变革,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我认为,这是我们现在所需要的。从这一视角来看,20国集团的经济刺激计划令人失望。大多数国家和政府并没有把经济恢复计划同低碳经济的投入联系在一起。麦肯锡近期就如何建立全球低碳经济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据麦肯锡认为,如果现在着手,那么到2030年我们能够将碳排放降低35%。

  麦肯锡的低碳经济报告,为我们提供了处理全球气候变化的路线图,这也帮助我们找到如何来迈向未来可持续发展和低碳经济的道路。在三个领域进行投资将是关键所在。第一是提高能效的投资,涉及对住房、汽车和工业设备等的投资。第二个投资领域是低碳经济能源的投资,涉及风能、水利、生物能、太阳能方面的研发以及其他方面的研究。第三个投资领域是农林业,涉及防止沙漠化,改变农耕做法及其他一些方面。因此,实现35%的减排目标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果现在不开始,到2010年很难能够在全球层面上再取得气候变化的有效进展。所以我的观点再简单不过,如果我们承认我们现在同时面临上面所说的两个全球性挑战,与此同时我们就必须着手应对它们。这就是说,我们必须在应对全球衰退的同时,加大对发展低碳经济的投入。

  作者系德国发展研究院院长,本文是根据作者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9年会上演讲整理而成。


分享到:
相关文章 iTAG:
中节能董事长:生物质电价应提高至0.95元/度
深圳碳交易市场建设经验及对全国碳市场的启示
解振华:中国将建立适合国情的碳交易机制
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2013年实施 有望提振国际碳价
英研究机构报告称2012年全球碳排放将达356亿吨
北京上海等7省市试点碳交易 或征区域性碳税
解振华:中国为德班气候大会提出了建设性方案
沈一扬:碳交易政策不明朗 未来市场很悲观
频道推荐
服务中心
微信公众号

CESI
关于本站
版权声明
广告投放
网站帮助
联系我们
网站服务
会员服务
最新项目
资金服务
园区招商
展会合作
中国节能产业网是以互联网+节能为核心构建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一站式节能服务平台。
©2007-2016 CHINA-ESI.COM
鄂ICP备16002099号
节能QQ群:39847109
顶部客服微信二维码底部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