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09年年底,CDM为发展中国家带来的直接交易资金已超过30亿美元,预计第一承诺期内可为发展中国家带来的直接资金收入超过200亿美元。 据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以下简称CDM)执行理事会网站近日报道,随着泰国一沼气利用项目注册成功,全球注册成功的CDM项目数突破2000个,这标志着《京都议定书》下,唯一由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合作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灵活机制——清洁发展机制,在全球获得进一步发展,达到新的高度。
全球CDM市场发展迅猛,为发展中国家带来可观资金
自2004年11月18日,全球首个CDM项目注册成功至今,全球CDM市场快速发展。2008年3月26日全球注册成功的项目数突破1000个,历时近3年半,但全球注册成功的项目数突破2000个仅用了不足2年时间,已注册成功项目的预期年温室气体减排量达到3.39亿吨二氧化碳当量。这些项目如顺利实施,每年可为发展中国家带来的直接资金收入将超过25亿美元,可促进发展中国家的低碳经济和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据统计,目前仍有450个项目处于联合国CDM执行理事会审批的不同阶段,另有超过2000个项目正处于注册前期的审定阶段。据此推测,全球CDM项目注册成功数达到3000个的用时将进一步缩短,CDM市场对全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共同应对气候变化以及对发展中国家低碳经济建设的促进作用将进一步显现。
随着全球CDM项目的全面实施,由其产生的温室气体核证减排量逐步进入大规模签发阶段。自2005年10月20日全球首笔温室气体核证减排量获得签发以来,到2007年12月14日首次突破1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大关,历时2年多;2008年10月16日突破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大关,历时迅速缩减到10个月;而在2009年6月23日突破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大关时,历时仅8个月。截至2009年12月31日,核证减排量总签发量已达3.64亿吨,直接为发展中国家带来的资金收入超30亿美元,有力地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低碳经济建设和发展,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形势下,这一资金收入对发展中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贡献显得更为突出。
促进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发展中国家低碳经济建设与发展
CDM作为《京都议定书》规定的三种灵活减排机制之一,在帮助发达国家以低成本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的同时,对促进发展中国家的低碳经济建设和发展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先,帮助发达国家以低成本实现了温室气体减排,减缓了气候变化。截至2009年年底,全球CDM项目的预期年减排量已达3.39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累计已有3.64亿吨核证减排量获得签发。预计CDM项目在《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内(2008年-2012年)产生的核证减排量将达29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对实现《京都议定书》规定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购买CDM项目产生的温室气体减排量,发达国家大幅降低了减排温室气体的成本。当前,发达国家自身减排1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成本在50美元-150美元,而通过CDM市场实现的话,减排成本仅为8美元-15美元。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