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产业市场 节能技术 能源信息 宏观环境 会议会展 活动图库 资料下载 焦点专题 智囊团 企业库
产业市场  中国节能产业网 >> 产业市场 >> 市场分析 >> 正文
我国碳交易体系面临市场前景不明等四大问题
来源:中国节能产业网 时间:2010-11-15 22:03:19 用手机浏览

  中国节能产业网讯 随着11月15日武汉市碳交易所的成立,全国已有此类环境产权交易机构约7家,然而由于我国尚未制定总量控制目标,无法进行配额交易,而交易所在CDM项目中难以实现盈利。因此,自愿减排交易被交易所认为是比较符合现阶段国情的一种尝试。业内人士普遍对国内碳交易所的兴建热潮表示了担忧,认为目前国内的碳交易规模根本支撑不起多家交易所的业务,更何况环境权益类交易架构的成立和运营需要很高的资金、技术投入。我国碳交易体系目前面临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国际气候谈判未达成广泛共识

      《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即将于2012年结束,原本计划为第二承诺期制订减排目标的哥本哈根会议未能取得如期成果,各国未达成一致意见,这使全球范围内的碳交易发展前景都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也直接影响全球碳交易市场的发展,成为碳交易的“心腹大患”。

  普遍认为,全球气候变化谈判能否在今年取得有效成果目前尚难定论。国内一些交易所都选择与国际知名的欧美交易所合作,借这些欧美交易所的国际触角,拓展自身的业务范围。由于各国国情的特殊性,加之我国碳市场尚未真正启动,这些合作优势目前都尚未体现出来。

  二、碳交易所发展路线不清晰

  碳交易能否迎来总量控制的目标体系,是启动排放权配额交易时各交易所最关心的问题。目前国家谈低碳经济不太关注金融体系,而更为关注能源结构调整,更多的是利用财政手段支持企业减排,较少考虑碳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的构建。我国在“十一五”期间的减排目标主要是通过行政手段完成的,下一阶段我国还可以通过征收碳税等手段来督促企业减排,但政府部门尚未明确表态是否将利用市场手段来推进减排达成。

      业内人士表示我国提出的碳排放强度减排目标令碳排放交易市场大受鼓舞,但要用排放强度指标去设计碳交易市场还需要理清逻辑关系。此外,我国减排的完整目标体系尚未建立,包括如何落实碳排放强度指标,如何分配减排任务等。单靠行政手段来减排综合成本过高,国际社会也不容易接受,因此应引入碳交易市场等市场机制来帮助我国达成减排目标,用市场的价格信号及惩罚与补偿机制等手段来推进企业节能减排,使要素向低碳方向聚集时效率是最高。

[1] [2] 下一页


分享到:
相关文章 iTAG:
李联五: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
深圳碳交易市场建设经验及对全国碳市场的启示
哈佛大学研究者:中国碳交易缺乏总量控制目标
全国7个碳交易试点城市已基本划定控排企业
深圳碳交易样本:配额发放及监管决定成败
广东碳交易市场有偿配额发放有望下月启动
深圳碳价冲高回落 仍相当于欧盟碳价的近两倍
全球碳交易市场监管框架或从下月着手制定
频道推荐
服务中心
微信公众号

CESI
关于本站
版权声明
广告投放
网站帮助
联系我们
网站服务
会员服务
最新项目
资金服务
园区招商
展会合作
中国节能产业网是以互联网+节能为核心构建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一站式节能服务平台。
©2007-2016 CHINA-ESI.COM
鄂ICP备16002099号
节能QQ群:39847109
顶部客服微信二维码底部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