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产业市场 节能技术 能源信息 宏观环境 会议会展 活动图库 资料下载 焦点专题 智囊团 企业库
能源信息  中国节能产业网 >> 能源信息 >> 生物质能 >> 正文
德媒:“中国草”催动生物燃料研发
来源:环球网 时间:2011-5-7 12:54:09 用手机浏览

    野生草本植物五节芒(俗称“台湾芒”、“中国草”)用途广泛,可作为建筑材料使用,也可用来生成氢气或做取暖燃料。

 
五节芒

    德国艾费尔山区的小镇克莱因-阿尔滕多夫呈现典型的田园风光:农用机车在田间开来开去,马群静静地吃草,对面的果园已经到了发芽长叶的时节。这里不是普通的农场,而是波恩大学的一块试验田。

    这里种植的植物很特殊,用途广泛,生长周期短,土壤消耗小,用来种植一种能代替传统能源如石油、煤、天然气等的生物原料。波恩大学生态经济学家恩斯特·贝格解释说:“我们面临的一大全球性考验是,逐步用生物取代目前的能源主体煤炭,同时不影响能源、食品以及牲畜饲料的供应。”

    这位生态经济学家认为,种植生物材料并不会影响全球的粮食供应,关键是要选择一种占地面积小、生长速度快的植物。相关专家在温室里种植不同种类的植物,以比较其生长特性,他们还尝试着利用转基因技术改变某种植物生长特性。

    有些植物的生长速度天生就很快,比如原产于中国南方地区的草本植物五节芒,因为在中国多见,又被称为“中国草”。20年前,波恩大学教授拉尔夫·普德还在读大学时,就注意到“中国草”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的特性,认为这种植物很有作为生物原料的潜能。普德随即将“中国草”选为自己的研究课题。

    “中国草”作为能源的性能不容忽视。虽然“中国草”还不能作为生物柴油的原料,但经过捣碎压制后可作为燃料,在燃烧过程中还可生成氢气,作为零排放氢气汽车的燃料。目前欧洲生物燃料的主要原料是油菜,植物学家普德认为,“中国草”的能量潜力毫不逊色于油菜:“种植和利用油菜作为生物燃料的成本能量比是1比2,而占地面积小、适应性强的‘中国草’的这个比例能达到1比5。”

    如此算来,农民种植1公顷“中国草”,收获的植物燃料价值相当于8000升可用于供暖的重油。

 


分享到:
相关文章 iTAG:
我国科学家在生物燃料转化方面取突破
波音公司完成世界上首次使用“绿色柴油”的飞行
开发研究从酿造啤酒废料中提取生物燃料技术
汉莎航空采用farnesan生物燃料执飞的首个定期航班
中美航空生物燃料合作项目取得突破
全球生物质能源发展进入新一轮态势
美国计划在海军推动生物燃料大规模应用
使用“地沟油”燃料的飞机完成长途商业飞行
频道推荐
服务中心
微信公众号


CESI
关于本站
版权声明
网站合作
网站帮助
联系我们
网站服务
金融服务
项目对接
技术推广
最新活动
邮件订阅
中国节能产业网致力于打造节能领域最高效的技术、项目、资金一站式服务平台。
©2007-2015 China-esi.com
湘ICP备12011889号
节能QQ群:39847109
顶部客服微信二维码底部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