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长春市在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较好地完成了节能减排的阶段性指标,工业经济正沿着科学发展的轨道,又好又快地前行。
“十一五”期间,长春市组织实施投资百万元以上工业节能减排项目300余项,节约能源折合100万吨标煤,节水1000万立方米;节能产生效益7亿多元。全市70余户企业享受了近4亿元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减免税政策。长春工业节能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目前长春进入了工业化中后期,工业用能仍然占据较大比重。从全市煤、电、气三个主要能源消费品种看,2009年我市工业用煤约占全社会总用煤量的90%,工业用电约占全社会总用电量的51.8%,工业用天然气约占全社会总用量的54.1%。工业节能对于长春节能减排意义重大。
长春市是能源输入型城市,本地能源类资源储存量十分有限,对外依存度较高。“十一五”期间,长春市一次能源的综合对外依存度在80%以上。
长春市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以煤、电为主,结构比较单一,煤及煤制品消耗量约占82%以上,用电约占10%以上,天然气、汽油、柴油、燃料油等其它能源约占8%。
在长春市这个工业结构偏重、高能耗企业多、设备相对落后的老工业基地,工业是耗能最大的领域,也是节能潜力最大的领域。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我市能源消费刚性上升。随着居民消费结构从“衣”、“食”低能源依赖型,向“住”、“行”高能源依赖型过渡,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展,新上电力、供热、石油化工等用能大户明显增加,导致全市工业用能总量急剧上升,给工业节能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在全市工业战线的不懈努力下,近几年来,长春市工业经济在取得迅猛发展的同时,综合能耗在逐年降低,能源利用效益明显。到2010年,扣除不可比因素,预计全市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05年下降25%以上。
与长春工业经济生产增长幅度相比,能源消费增长幅度处于低位增长,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逐年下降,工业节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数据显示,2009年全市规上工业产值同比增长14.6%,综合能耗用量同比仅上升8.1%,能耗利用效率在全省九个地区处于领先水平。
与此同时,清洁能源的利用量逐年上升。在主要能源的消费构成中,清洁能源的消费增长幅度较快。2009年,全市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同比增长8.1%,工业用电同比增长17.4%,工业用天然气同比增长12.3%。
可以说,长春市工业节能卓有成效,在降低综合能耗和提高企业效益过程中取得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我市通过建立工业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节能监察审计机制、完善节能信息监测考核、加大节能政策支持等工作,使节能工作成效显著。
“十一五”期间,全市70余户企业享受近2亿元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减免税政策,年综合利用粉煤灰150多万吨,炉渣60多万立方米,煤矸石50多万吨;关闭和限制小钢铁企业35户,淘汰落后火力发电能力4万千瓦时,淘汰落后水泥生产能力65万吨。高耗能产业节能减排更是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全市水泥行业在全国率先实现全行业采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
工业节能为全市完成“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耗下降22%的节能目标作出重要贡献
|